首頁 > 要聞 >

          北京探路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新模式-當前熱文

          2023-03-13 01:15:10 北京商報

          當數字經濟遇上鄉村振興,將擦出哪些火花?智能翻土機器人犁地,無人機播種和噴灑肥料、農藥,智慧漁機定時定量投喂飼料,農民也可以坐在辦公室內開啟遠程種地模式,“面朝黃土背朝天”有可能逐漸成為過去時。


          (相關資料圖)

          日前,由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市委網信辦聯合召集的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工作部署會(以下簡稱“部署會”)召開,會上提出,2023年北京將推動數字技術與生產經營、行業監管、公共服務、鄉村治理等深入融合,爭取智慧農業發展水平比2022年再提高8.4個百分點,數字鄉村發展水平比去年提高6個百分點。

          “數據一倉庫”成型

          日前召開部署會對北京市2023年數字農業農村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涉及6個方面27類54項工作,主要包括夯實數字底座和基礎支撐、全面提升鄉村產業數字化水平、推進鄉村治理數字化、鄉村服務數字化、加強農業信息化技術研發和轉化應用等內容。

          部署會提到的這五項主要內容,也是北京2022年7月發布的《北京市加快推進數字農業農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中規定的五方面重點任務。其中,鄉村產業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和鄉村服務數字化,是智慧農業、鄉村振興發展進程中與農民生活最貼近的三項。

          根據《行動計劃》的界定,鄉村產業數字化側重實現精準化生產、可視化管理、智能化決策,如加快提升農業生產數字化水平;鄉村治理數字化,側重實現精準、透明、高效,如通過建設“鄉村治理一張圖”以提升鄉村治理數字化水平;鄉村服務數字化,側重提高農民就業增收技能,如促進農村消費升級、深入推進信息進村入戶工程、加強鄉村文化資源數字化保護等。

          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日前在部署會上表示,北京市農業農村局、13個涉農區農業農村局先后成立了數字農業農村工作專班。

          目前,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工作在數字底座和基礎支撐、農業產業數字化、鄉村治理數字化、數字惠民等多個方面已開始取得成效。農業農村部信息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22年北京市數字農業農村總體水平比2020年提升5.33個百分點。北京市農村地區固定寬帶通達率和光纖網絡行政村通達率均達到100%,涉農區菜田信息化應用覆蓋率超30%。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北京市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一期)“數據一倉庫”和“決策一張圖”已經建成,正在不斷推進涉農數據跨部門共享和有序開放。按照計劃,到2025年,北京市將全面建成鄉村振興大數據平臺,智慧農業發展水平提高到67.5%,數字鄉村發展水平由2020年的44.9%提高到74.5%。

          數字化場景煥新

          北京發展智慧農業、數字鄉村有著天然優勢。“北京是全國數字經濟的領頭羊之一,在推動數字經濟與鄉村振興結合時,也將數字經濟的政策優勢、科技優勢、人才優勢等帶入了其中。”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洪濤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數字農業農村工作,印發了《北京市關于加快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的實施方案》《北京市“十四五”時期智慧城市發展行動綱要》《北京市“十四五”時期鄉村振興戰略實施規劃》等政策文件,在營商環境上給予了支持。

          在如何精耕數字農業、數字農村方面,洪濤表示,《行動計劃》已經指明了方向,即要在智慧城市建設和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這個大的框架下來部署數字農業農村建設工作;推進數字技術與農業生產經營、行業監管、鄉村治理、公共服務四個方面深度融合;把全面提升農民數字化素養作為推動數字農業農村建設的內生動力,全面引領“三農”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縮小城鄉“數字鴻溝”。

          事實上,北京已開始持續探索與創新。密云區河南寨鎮的數字化大棚,智能翻土機器人在數字化大棚管理系統的指引下,穿梭在田間地頭,為2023年的春耕做準備;通州區張家灣鎮皇木廠村依托“智慧鄉村”平臺開通的電視端生活圈,能讓村民足不出戶獲知新聞資訊、通知公告、教育培訓等一系列的便民信息;海淀區西北旺鎮百旺農業種植園內的5G高架無土栽培草莓智能溫室,依靠“云端”通信網絡、大數據云計算環境控制、智能機器人等技術設備,將草莓種植在了“云端”——無土栽培的方式通過空中廊架得以呈現。這樣的數字化場景,在不久的將來會在北京遍地開花。

          已現比較優勢

          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國家層面也在依托數字經濟發展,對智慧農業、數字鄉村建設持續進行頂層設計。

          2021年7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等7部門便依據此前的《數字鄉村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共同發布了《數字鄉村建設指南1.0》,指導各地開展數字鄉村的建設、運營和管理。

          2022年11月,中央網信辦、農業農村部啟動聯合制定《數字鄉村建設指南2.0》,圍繞信息基礎設施、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鄉村建設治理數字化、鄉村公共服務數字化、鄉村數字文化、智慧綠色鄉村等方面,進一步完善內容、豐富案例,更好地指導各地建設數字鄉村,發展數字農業、智慧農業。

          從全國來看,目前數字農業的發展正如火如荼。廣東誠一實業集團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草魚養殖與銷售,公司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智能投飼系統定時定量地投喂魚飼料,公司已基本實現了養殖環節的自動化,大大減少了大規模養殖基地的人力成本。江蘇省常州市大閘蟹養戶趙志強則表示,通過手機客戶端遠程操縱增氧機,無論身在何地,只要手機發出溫度預警,他都可以及時遠程打開池塘里的增氧設備,防止大閘蟹缺氧死亡。

          “在和全國其他省市數字農業的同臺作競技中,北京已顯示出比較優勢。”北京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認為,“一方面,依托于北京的研發基礎,數字育種是北京的一大優勢,如2022年底,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帶回的國際上首次在軌獲得的水稻種子,便留在北京由中科院實驗室繼續培養。另一方面,借助于互聯網平臺和首都優勢,京郊旅游發展較快。”

          談及數字經濟和鄉村振興的結合,科轉育成(北京)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張曉兵認為,數字經濟可以為鄉村振興帶來很多積極影響,數字化的管理和服務可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優化農村公共服務、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更好地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

          關鍵詞

          相關推薦

          亚洲av日韩专区在线观看| 亚洲啪啪AV无码片| 亚洲欧美综合精品成人导航| 亚洲午夜久久久影院|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久久噜噜噜久久亚洲va久| 亚洲色偷拍区另类无码专区| 亚洲精品人成无码中文毛片| 日韩亚洲精品福利| 亚洲成在人线aⅴ免费毛片| 亚洲ts人妖网站|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91亚洲性爱在线视频| 久久亚洲精品国产精品黑人| 亚洲AV永久青草无码精品| 久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成人满18免费网站| 亚洲精品视频在线看|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 国精无码欧精品亚洲一区|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不卡| 亚洲人成色7777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搜|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不卡|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播放大全|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亚洲成av人在片观看| 亚洲AV无码不卡在线观看下载| 日韩亚洲国产二区|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v中文| 在线观看国产区亚洲一区成人| 亚洲精品亚洲人成在线观看| 婷婷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不片 | 亚洲午夜久久久久久久久电影网 | 麻豆狠色伊人亚洲综合网站 | 日韩亚洲人成在线综合日本|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亚洲AV动态图| 亚洲成人激情小说|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亚洲成Av人片乱码色午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