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硅谷銀行爆雷,加上瑞士政府為促成瑞銀、瑞信合并,在合并方案條款中,將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AT1債券(額外一級資本債券)全部清零,引發市場熱議。有消息稱,大量富豪正在急速走資,將資金遷移至香港。
3月22日,證券時報記者向香港金管局求證此傳聞,金管局回應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之間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會與金融業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系,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此外,香港金管局還回應了記者關于香港金融機構的債權人清償順序。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瑞信危機后續,大批富豪將資金遷移至香港?
在歐美銀行業相繼發生爆雷事件后,近期市場消息稱,大量富豪正在把錢從美國、瑞士轉回香港和新加坡。對此,證券時報記者22日向香港金管局求證,其回應稱,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香港經常處理不同商業活動之間的資金流入和流出,金管局會與金融業界和其他持份者保持緊密聯系,推動香港金融市場持續發展。
即,資金進出香港是正常商業行為。
據香港保誠的保險經理郝一向記者介紹,“最近一周確實有很多人過來咨詢有沒有什么路徑將資金轉移,且從美國回來的海外華人占比較高。”
中泰國際策略分析師顏招駿向記者表示,目前看不出來美元資金是否大量遷移至香港,這個需要在2個月后,等待香港金管局披露相關數據,主要看港元和美元存款是否大幅增加。如果大幅增加,就能部分佐證確實有資金流入。
香港某中資銀行客戶經理向記者表示,近期開戶業務的確很繁忙,但主要是因為疫情原因很多內地人無法來港辦理業務,所以通關后就有非常多的內地游客前來香港開戶,辦理什么業務的都有,跟富豪將資金遷移至香港關系不大。
瑞信AT1債或造成香港銀行業成本增加
對于此番歐美銀行業相繼發生的爆雷事件,最打擊市場信心的可能是瑞士政府在處理瑞信危機時的做法。瑞士政府在促成瑞銀、瑞信合并方案條款中,將瑞信發行的160億瑞士法郎高風險AT1債券全額撇賬,令全球投資者重新審視銀行發行的AT1債券風險。
對此,證券時報記者問及香港金管局否會對香港金融系統造成沖擊時,金管局回應稱,根據香港《金融機構(處置機制)條例》,條例下股東和債權人在處置程序中承擔損失有明確順序。金融機構所發行的資本票據(包括核心股本資本、額外一級資本、二級資本票據)持有人,應預期按照清盤情景所享有的優先次序處理。因此,股東會首先承擔損失,其后是額外一級資本和二級資本票據的持有人。
高盛首席策略分析師Lotfi Karoui表示,長遠而言該類債券的需求可能受到永久破壞,投資者將重新評估該工具的風險回報,特別在金融壓力加劇的時候,由于該類資產性質較小眾,蔓延到整個信貸市場的風險有限。香港銀行資本充足水平遠高于監管要求,但匯豐、渣打今年重新發行AT1工具時,利息支出可能會被推高。
記者查閱數據顯示,至去年底,匯豐核心一級資本(CET1)充足率為14.2%、渣打比率為14%,較監管要求多出約340基點,在歐資銀行股屬中游水平。
本地業務為主的銀行方面,中銀香港 、恒生銀行 、東亞 、大新銀行的CET1資本充足率較監管要求平均多出750基點,一級資本充足率(Tier 1 CAR)也較國際銀行平均高出250基點。
從另一標準—杠桿比率計算(即一級資本相對風險承擔的比率,比率高等于資本較充足),香港的國際銀行較監管要求多出140基點,本地銀行較要求高出560基點,即使剔除額外一級資本(AT1),國際銀行仍較要求多出60基點。
高盛表示,因應香港銀行業核心資本水平高,AT1債券事件對于香港銀行的重點,更多在于后續發行成本,而非對資本水平的影響。
香港金管局:瑞信危機對香港市場不構成重大風險
3月20日,香港金管局稱,瑞士信貸在香港的業務包括一家受金管局監管的瑞士信貸香港分行,以及兩家受證監會監管的持牌法團,所有公司都將照常營業。客戶可以繼續透過該分行存取存款及使用瑞士信貸提供的交易服務買賣香港股票和衍生產品。
據悉,瑞士信貸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香港分行總資產約為1000億港元,占香港銀行業總資產少于0.5%,本地銀行業對瑞士信貸的風險承擔不大。香港銀行體系保持穩健,資本及流動性狀況充裕。2022年底本地注冊認可機構的總資本比率為20.1%,遠高于8%的國際最低要求。第1類機構的季度平均流動性復蓋比率在2022年第4季為162.3%,遠高于100%的法定最低要求。
此外,瑞士信貸的持牌法團并非股票市場和衍生產品市場前十大活躍經紀商。截至2023年2月底,瑞士信貸是第9大上市結構性產品發行人,占未到期單位的總市值約4%。整體而言,他們沒有對香港市場構成重大風險。
香港金管局稱,將與證監會繼續與瑞士當局保持緊密聯系,并密切監察金融市場運作。
相關推薦
- (2023-03-23)大批富豪美國、瑞士銷戶將資金轉入香港?_全球觀焦點
- (2023-03-23)全國中成藥集采來了 !110家藥企將赴會獻策
- (2023-03-23)3月23日滬深公司公告及相關利好、利空消息一覽
- (2023-03-23)玉米湯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意思_玉米湯的功效與作用是什么_全球聚看點
- (2023-03-23)太平人壽金悅人生兩全保險分紅型_太平人壽金悅人生
- (2023-03-22)匯添富基金新基發售劉江“一拖十一” 任職1只基金不敵同類平均
- (2023-03-22)dnf戰斗法師加點 當前熱門
- (2023-03-22)世界資訊:拉夫羅夫也警告:如英國提供貧鈾彈藥,將致沖突“嚴重升級”
- (2023-03-22)博納影業同實控人經營混淆或侵蝕獨立性 新舊招股書數據對壘現疑云 每日頭條
- (2023-03-22)吉利丁片可以做什么_吉利丁片是什么 世界看熱訊
- (2023-03-22)全球最資訊丨新三板轉板上市政策揭開面紗 精選層將“直通”科創板創業板
- (2023-03-22)慧博云通財務數據頻變臉 員工接手虧損子公司仍在職涉嫌虛假陳述 快播
- (2023-03-22)匯添富祭出新債基 溫開強任職一只產品多個階段漲幅排名均不佳-全球熱聞
- (2023-03-22)精華制藥股東海安瑞海收警示函 減持存在違規行為-熱消息
- (2023-03-22)怎樣下載歌曲到手機上
- (2023-03-22)四川公布人口數據:去年常住人口增加2萬人
- (2023-03-22)海立股份聯合海爾智家于鄭州共設新公司 注冊資本2億元 每日熱門
- (2023-03-22)天天消息!疊加國企改革催化 數字經濟板塊進入發展新階段
- (2023-03-22)病因公布!初步診斷寶新死于急性重癥胰腺炎
- (2023-03-22)全球今日報丨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CPO概念股暴漲
- (2023-03-22)小貼士!眼睛進沙子可以頻繁眨眼睛不要吹
- (2023-03-22)世界快播:收評:滬指震蕩漲0.31%,地產、銀行等板塊拉升
- (2023-03-22)天天快訊:養老金賬戶余額怎么看?養老金賬戶余額可以取出來嗎?
- (2023-03-22)放量打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形成的?
- (2023-03-22)韓國1月出生人口2.3萬 創歷年同月新低
- (2023-03-22)亞迪半導:客戶貢獻超四千萬元收入 涉嫌隱瞞關聯關系
- (2023-03-22)【全球獨家】股票低估值什么意思?股票估值高好還是低好?
- (2023-03-22)封板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開板?-全球熱資訊
- (2023-03-22)ROC指標參數值設置多少好?怎么改進? 世界消息
- (2023-03-22)股票底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W底? 當前要聞
每日推薦
- ETF聯接基金是什么意思?ETF基金和ETF聯
- 貨幣基金的收益高嗎?貨幣基金一般年收益
- 基金賣出了怎么還有收益顯示?基金已經贖
- 投資的基金買了幾天可以賣掉?基金入手多
- 基金終于回本了該不該贖回?基金終于回本
- 二月出境復飛航線超40條 節后部分機票價
- 重大事項變更!網易寶獲批增加注冊資本至
- 信達證券上市首日漲幅44%
- 總投資約486億元 北京今年首批50個重大
- 新年北京首月二手住宅網簽量再探底 價格
- 股價大漲 博云新材股東高創投擬趁機減持
- 2019華人歌曲音樂盛典在澳門舉行
- 喜迎十九大?歡度中秋節—傳統文化進社區
- 突發!吳敏霞夫婦挑婚戒被曝光!兩百萬鉆
- 《鐘山說事》 熱點聚焦:胡鵬飛的最美鄉
- 湖南御福天益生物公司被指涉嫌傳銷進行非
- 大同市城投公司劉建婷遭群眾舉報
- 魯能集團 “一帶一路”履責行動暨“海南
圖片新聞
48小時頻道點擊排行
-
0
1大批富豪美國、瑞士銷戶將資金轉入香 -
0
2全國中成藥集采來了 !110家藥企將 -
0
33月23日滬深公司公告及相關利好、利 -
0
4四川公布人口數據:去年常住人口增加 -
0
5病因公布!初步診斷寶新死于急性重癥 -
0
6全球今日報丨A股三大指數集體收漲 C -
0
7小貼士!眼睛進沙子可以頻繁眨眼睛不 -
0
8世界快播:收評:滬指震蕩漲0.31%, -
0
9放量打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形成的? -
0
10韓國1月出生人口2.3萬 創歷年同月新低 -
0
11【全球獨家】股票低估值什么意思?股 -
0
12封板什么意思?為什么會開板?-全球 -
0
13ROC指標參數值設置多少好?怎么改進 -
0
14股票底部是什么意思?什么是W底? -
0
15指標鈍化是什么意思?有哪些類型? -
0
16股票籌碼是什么意思?怎么看? 全球 -
0
17當前觀點:13:15 摩根大通:美聯儲 -
0
18當前資訊!13:18 算力、云服務概念持 -
0
1911:31 午評:指數沖高回落滬指漲0.2 -
0
2011:25 PCB板塊震蕩走高 滬電股份沖